点亮黑暗的微光:农历新年良心犯书信分享会纪实
春节前夕在旧金山湾区大乐山市(Los Altos)图书馆 “擦星星事务所“举办了一场特别活动——良心犯书信分享会。本次活动聚焦于良心犯的狱中书信及其背后的故事,通过书信朗读、短片放映、嘉宾讲述与互动交流,让公众得以触及那些因政治异见或捍卫人权而被囚的良心犯的真实境遇,感受他们的理想与信念。









一封未能送达的生日明信片
“亲爱的翘楚,生日快乐。妈妈想先对你说声对不起。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是希望你感受温暖和美好,从未想过你会经历如此磨难。爸爸妈妈太心疼了。但我们依然相信,生活一定会洒满阳光,你的善良终将迎来回报。祝你生日快乐,健康平安!”
—— 妈妈,2022年1月12日
这是一封母亲写给狱中女儿——良心犯李翘楚的生日明信片。然而,在高墙之内,李翘楚从未收到任何亲友的信件。直至出狱,她才终于看到母亲的这封深情寄语。
对良心犯而言,监狱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囚禁,更是信息的彻底隔绝和精神的孤独。正因如此,他们的狱中书信尤为珍贵。
这些信件不仅承载着良心犯的光荣与信仰,也倾注了他们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与牵挂。它们是点亮黑暗牢狱生活的微光,是在压迫与禁锢中传递希望的火种,更是活跃的历史见证,记录着不屈的精神与时代的印记。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为公义被囚者的故事,“擦星星事务所”于2025年1月25日(春节前夕)在旧金山湾区大乐山市(Los Altos)图书馆举办了一场特别活动——良心犯书信分享会。
本次活动聚焦于良心犯的狱中书信及其背后的故事,通过书信朗读、短片放映、嘉宾讲述与互动交流,让公众得以触及那些因政治异见或捍卫人权而被囚的良心犯的真实境遇,感受他们的理想与信念。
文字穿越高墙——书信朗读环节
活动现场,志愿者朗读了多封良心犯的狱中信件及亲友回信,展现他们在黑暗中的坚持与信仰。其中包括:
《两地书》——香港大律师邹幸彤与未婚夫野渡的多封书信往来
《我选择了一条荆棘满布的路》——海外民运先驱王炳章写给子女的家书
情人节良心犯家属的书信——人权律师丁家喜的妻子罗胜春、高智晟的妻子耿和,在2024年情人节前夕写给丈夫的信


信件节选 | 《两地书》
邹幸彤致野渡:
“其实目前的情况,大概都不在我俩的设想之中,在里面和在外面的角色,完全倒过来了。从认识你之初,你就一直处于被捕的风险之中……
我学着习惯你会在敏感日子被‘被旅游’、被带走、被软禁,学着处理你身边小伙伴突如其来的被捕……可我却突然被困在香港了。 ……婚也是要结的,就算只是为了那个家属的身份,在你出事时能处理一些事务。但孩子是不能要的,既然已选择了和专制对抗这条朝不保夕的路……
抱歉呢,竟然弯道超车,先你一步去坐牢了。”


八九学运领袖杨海在活动中分享了他与野渡的对话。他曾问野渡为何在邹幸彤入狱后依然保持乐观,野渡笑着回答:
“邹幸彤交代我,不能在他们面前悲伤,要在心里快乐,要快乐地生活。”
杨海感慨道:
“这些政治犯,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必须关心他们。”
影像中的监狱人生——短片放映
活动播放了两部纪录短片:
《狱中信——邹幸彤》:展现她在狱中艰难书写信件的环境,以及因此遭受的无端惩罚。
《邹幸彤与野渡:来自香港监狱的爱情故事》:讲述他们在政治高压下如何坚守信念与爱情。
这些影像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高墙内外的隔阂与无奈,同时见证了政治犯对信仰与爱情的执着坚守。
从牢狱归来的声音——李翘楚的回顾
李翘楚,90后劳工权益倡导者、女权行动者,因“厦门聚会案”两次被捕(取保后再被捕),最终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三年八个月。2024年8月3日,她刑满释放。
在本次活动中,观众观看了关于她的短片《我们无法庆祝的五年生日》。影片回顾了自2019年12月26日厦门大抓捕以来,她的人生如何被彻底改变。尽管经历了诸多苦难,她依然对未来抱有希望,对中国社会心存美好期待。正如她所说:“我们不是孤岛,愿共同支持,穿过黑暗迷雾。”
短片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一位观众表示,他与李翘楚同为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因此对她的遭遇格外关注。在活动最后的挥写春联环节,他特意书写了一副春联赠送给她——“自由、公义、爱。”另一位观众则分享,短片中最触动他的一句话是:
“他们想要埋葬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是种子。”
遥远的囚禁——王炳章家人的呼喊
在活动现场,王炳章的妹妹王玉华(现定居温哥华)通过远程连线,分享了哥哥在广东省韶关监狱的近况。
王炳章,中国海外民主运动的先驱,被判无期徒刑,如今已被单独关押22年,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王玉华女士透露,他患有静脉曲张、高血压等疾病,曾在严冬摔倒,家属最担心的是突发血栓导致猝死。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阅读、思考、研究圣经,并分析世界局势,同时也牵挂着家人的健康和生活状况。
王炳章本是一名医生,80年代在加拿大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公费留学生博士,曾受到中国官方高度赞扬。然而,他毅然放弃光明的职业前景,投身民主运动,创办《中国之春》杂志。2002年,他在越南遭绑架,被秘密押送回中国,次年以间谍罪和恐怖主义罪名义被判无期徒刑,自此被长期单独囚禁。
他的儿子美国律师王代时曾远赴中国探监,问父亲为何选择“弃医从运”。王炳章用一封长长的家书回答,以深沉的笔触诉说自己对民主的坚定信仰、对牺牲的理解,以深深的爱。
信件节选 | 《我选择了一条荆棘满布的路》
王炳章写给子女:
“《中国之春》就这样在没有任何背景下独立诞生了。1982年底,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了第一次
公开讲演,《中国之春》创办之初非常轰动。我走到哪里都是鲜花和掌声。
孩子们,或许你们要问:当初,你可曾预见到中国民主之路如此艰难?你曾做好吃大苦的准备了吗?我的回答是yes。 ……
2002年我在越南被绑架,绑架者原本也是想杀掉我,但我又一次逃脱了被劫杀的厄运。我在泰国、柬埔寨都经历过险境 ……
这是一条异常艰苦的漫长道路,我们这一批人甚至无法参加中国民主大厦的奠基礼,但是,我们愿做铺路的石子,让后人踏着我们前进。这篇稿子,打字小姐一边打字一边流泪,完成后不仅没有要钱,还捐了我们一笔善款。……
亲爱的孩子们,这就是我——你们的爸爸。很抱歉,你们生在我家,我没能给你们提供物质上的富贵,但是,我给你们提供了一份精神上的财富。
2月6日,是我的生日。在我65岁到来之际,谨以此文赠予你们——我的孩子们,希望帮助你们走进爸爸的世界。”
全文:《我选择了一条荆棘满布的路》
书写希望,点燃微光




活动当天有30多位湾区居民,一起亲手书写卡片和对联,表达对良心犯的关怀和新年的祝福。良心犯是否能够收到我们的明信片呢?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现实情况是因人而异,比如2020年农历新年时,前媒体人张贾龙在狱中就收到过海外人权机构“中国人权”
的贺年明信片。无论良心犯本人能否收到明信片,寄信本身都对他们的境况有积极作用。在活动现场,杨海鼓励大家:
“不要在乎我们的明信片能不能送到良心犯手中,只要共产党能收到,就足够了。
持续表达关注,可能就能救一个人的生命。”
录像:子涵
这不仅是一场书信分享会,更是一场见证与传承的聚会。愿这些文字穿越高墙,点亮黑暗,温暖那些仍在坚持的人。
祝大家农历新年快乐,也祝我们擦的星星能越来越亮。
图文策划:Koala| 编:OT GD
相关人物简介
邹幸彤:香港大律师,曾任香港支联会副主席。因组织及推动六四悼念活动,被港府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控罪拘捕并起诉,可能面临最长10年监禁。未婚夫野渡是中国大陆维权人士、异议作家。
李翘楚:女权主义者、劳工问题研究者,曾任清华大学研究助理。长期参与中国劳工权益、“低端人口”维权行动,并积极声援良心犯及其家属。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3年8个月。未婚夫许志永是“公盟”创始人、“新公民运动”发起人,因“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14年。
王炳章:医学博士,海外民主运动先驱,《中国之春》杂志创办人。1983年在美国成立中国民主团结联盟,1998年回国参与组建中国民主党。2002年在越南遭绑架送回中国,次年被判无期徒刑,至今仍被单独关押。
杨海:八九学运领袖,曾因组建青岛高自联和青岛海洋大学筹委会,在六四镇压后被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出狱后长期致力于民运与维权事业,创建大陆人权信息平台及良心犯数据库。与妻子王菁共同抚养和照顾在押良心犯的子女。
相关资料
良心犯(Prisoner of Conscience)是指因持有、表达或坚持某种政治、宗教、信仰、道德或意识形态立场,而未使用或鼓吹暴力,却遭到政府或当权者监禁、迫害、限制自由的人。这一概念由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提出,强调良心犯的被囚并非因刑事犯罪,而是因其思想、言论、信仰或和平抗议活动。
读者KW回复:读着读着已泪流满面…